2025-09-13 人阅读
潮新闻 记者 金春华
“没想到,标准化对社会组织发展如此重要!”近日,一场聚焦标准化建设的交流活动在杭州举行。由浙江省长叁角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以标准化助推社会组织建设”交流会,汇聚了来自省内外28家单位的多领域专家学者、行业学会及社会组织代表。
标准作为可量化、可监督、可比较的规范,被誉为世界通用的“技术语言”。不久前,《浙江省推进标准国际化专项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强化多元化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设和标准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任务。
“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社会组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标准来规范,同时,社会组织建立的标准也能产生深远影响。”省政务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裘丹娜向与会者系统介绍了团体标准从立项、起草到发布、实施、修订的全流程要点。
团体标准是由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协调相关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涵盖各类协会、学会、研究会、商会、促进会及联合会等。当前,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以此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产物与服务竞争力。
据悉,全国已发布的各类团体标准超过11万项。浙江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推出了涵盖行业与产业的《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托育机构设施设备配置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积分管理规范》等团体标准,以及聚焦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公务用车管理数据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工作规范》《新时代基层治理叁治融合建设指南》等团体标准。这些标准或助力产业升级,或强化管理要求,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浙江省各类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发展水平不一、资源分配不均、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等现状。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社会组织建设标准体系尤为关键。“这不仅有助于基础薄弱的社会组织补齐管理短板、规范运作流程,更能为发展成熟的社会组织提供引领性的标杆参照,推动其在专业化、精细化服务上持续突破。”裘丹娜说。
省总会计师协会标准化专委会秘书长吕向红分享了该协会的经验。截至目前,协会已发布4项团体标准,覆盖全省100余家单位,有效拓展了团体标准的行业覆盖面,也为全省会计师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标准,同样是创建一流社会组织的‘导航图’。”省长叁角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张欢以“省科协一流学会发展指标”为例,从“治理敏捷化、功能集成化、业务生态化、服务泛在化、组织联合化”的五大社会组织发展趋势入手,详细阐述了标准的设立、指标构建及评价体系等内容。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