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人阅读
2025年,按照民政部统一部署,北京市民政局立足职能职责和社会组织工作实际,扎实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实施社会组织登记规范化建设行动。编制行政许可实施规范9项,公布办事指南9项,完善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审批事项办事指南。强化名称审查管理,实行事先告知提醒,制定叁类社会组织《申请成立登记事先告知书》《申请成立登记捐资承诺书》,1月1日起全面实施。
实施社会组织治理规范化建设行动。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慈善组织认定申请指引、北京市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和换届工作指引,推动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强化重点行为管理,开展节庆论坛展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深化市级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行为监管。开展分支机构清理专项行动“回头看”,针对常见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培训进行政策解读。推进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优化年检(年报)系统,精简等级评估指标。
实施社会服务机构监管效能提升行动。完善综合监管,完成1509家社会服务机构分类统计,对申请成立的机构做好登记指导并加强与前置审批部门的衔接。推动重点领域监管,强化与47家业务主管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联动,重点关注行业自律、规范服务等行为。强化非营利监管,完成案件核查91件。
实施社会组织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深挖投诉举报、行政检查、部门移送等各类线索500余条,已办结280余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36件,取缔劝散非法社会组织16家。制定《北京市慈善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及公示期限目录》,推动京津冀慈善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实现基本统一。制定《2025年度北京市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要点》,明确市、区重点任务。修订《北京市民政执法文书(2025版)》,编制《执法参考》与典型案例,组织开展执法培训,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执法效能。
实施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建设行动。规范信用信息管理,加大失信行为曝光力度,列入活动异常名录25家、严重违法失信名单17家,及时做好信用修复,移出活动异常名录134家、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156家。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对4465家市级社会组织开展公共信用评价,公开698家础级和叠级名单,定期向北京市大数据平台推送市级社会组织信用等级信息、向业务主管单位推送行政处罚信息。优化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实现一次查询、相关信息集中联动展示。
实施社会组织文化建设提升行动。通过举办市行业协会商会能力提升系列活动、慈善领域专题培训、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规范》解读会以及线上推送规范化建设系列课程等,引导社会组织坚守初心使命,恪守非营利性、公益性等基本属性,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社会组织领域重点任务开展工作。培育社会组织特色文化,广泛征集、挖掘社会组织亮点典型,通过“北京社会组织”公众号加强日常宣传,结合重要时间节点联动主流媒体讲好社会组织北京故事,不断凝聚社会组织正能量,扩大社会组织影响力,“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组织开展文化类社会组织主题宣传活动,中央和市属媒体广泛报道,总阅读量达200万。
来源:北京社会组织
下一篇:济南市网约配送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