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人阅读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自成立以来,以打造“四个平台”(政府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平台、政府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改革创新的工作平台、会员单位之间合作发展的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组织平台)为发展目标,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行业自律与管理、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开展人才市场理论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强化行业服务
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职业体系建设。协会认真梳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职业体系,联合北京双高国际人力资本集团、上海诺姆四达集团申报“招聘师”“人才测评师”新职业,已获批准纳入2022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目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已形成了“8个职业8个工种”的人力资源服务职业体系,行业从业人员有了国家认可的职业、工种。协会牵头参与制定了薪税师、人才测评师、招聘师、劳动定员定额师4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参与制定劳务经纪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社团管理员3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加强标准化建设。协会作为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制定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国家标准;成立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团体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7项团体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课题研究工作。协会积极承接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单位委托的课题,与中智集团共同开展行业课题评选活动,加强行业理论研究。
强化机构服务
积极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赋能增效
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力指数测评工作。协会积极贯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力指数》国家标准,研发了线上测评系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以在协会网站进行自测,协会秘书处对自测信息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线上系统自动生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能力等级,并为3础级以上的协会会员单位颁发能力等级铜牌,帮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自我诊断、优化等级、提升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搭建沟通交流合作平台。为促进会员单位与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类公司等开展交流合作,实现精准对接,协会先后举办了中小城市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会、国防军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大会、“6·18”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大会、人才集团发展建设研讨会等;组织会员单位赴新加坡、日本等开展游学活动,带领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走出去”,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由协会主办的人力资源服务产物创新大赛,帮助更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做大做强,培养行业品牌。
强化从业人员服务
着力提升其能力素质
实施两个国家级项目。一是人力资源服务领军人才培训班,由协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中心组织实施,颁发结业证书后,合格学员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领军人才库和协会专家库。二是人力资源服务高级研修班,这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的“专业知识更新工程”的培训项目,协会利用自有经费为会员免费开展培训。
实施第叁方评价项目。协会作为国家级第叁方评价机构,开展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关系协调师、劳务派遣管理员叁个职业的第叁方评价工作。
自主研发培训项目。协会通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培训、求职实用技术培训、薪税师培训、人才测评师培训等,努力搭建从业人员职业成长通道。
强化大局意识
做好人社领域相关服务
促进就业创业。协会积极参加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组织会员单位走进校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从事人力资源服务业。
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协会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司申请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培训项目,向北京市东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成立仲裁委员会,配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活动。
参与“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协会每年举办“一带一路”人力资源服务研讨会,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联合举办公司“出海”研讨会,帮助会员单位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开展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等。
机构介绍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成立于2002年2月,现有会员单位800余家,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包括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相关单位。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杂志4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