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I果冻制作厂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会员工作&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山东省汶上县实施社会组织社区安家工程

2025-04-22     人阅读


■记者 郭文治 孟 航 通讯员 李祥峰 臧金桥 郭艳茹

55.jpg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学雷锋协会在西门社区组织辖区少年儿童开展手绘漆扇活动。

实施背景:

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分布在城区的社会组织共有89家,其中为民服务、公益慈善、文体活动、专业调解类社会组织有76家。自实施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以来,汶上街道西门社区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中都街道坝口社区建成社工驿家,社会组织与社区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局面初步形成。但距离组织集约化、服务专业化、平台标准化、项目品牌化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部分社会组织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活动阵地,社会组织和社区供需不匹配,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渠道不够畅通,街道社区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统领能力有待加强等。由此,汶上县顺应社会改革发展要求,实施社会组织社区安家工程,健全党建引领社会协同机制,为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贡献社会组织专业力量。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精神,探索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拓宽“双融双创”路径,实施社会组织社区安家工程,统筹推进组织、阵地、活动、议事“四进社区”,聚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城市社区幸福家园。

组织进社区

党建引领“安家”

汶上县发挥公益达人、社区工作者、热心居民等人员力量的作用,重点引进和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按照社会组织、街道社区“自愿参与、双向选择”原则,引导89家社会组织到26个城市社区报到“安家”。街道、社区党组织当好“东道主”,广纳“新朋友”,推动新建20个社会组织党组织,13家社会组织由社区党组织兜底管理。实行组织“双向嵌入、交叉任职”,12名社区党员担任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32名社会组织党员负责人或党组织书记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强化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对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2024年,新成立4家社会组织党组织,5名社区成员到社会组织任职,中都街道吸纳42名社会组织成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协助社区工作者开展居民诉求收集上报、入户走访、邻里调解等民生服务工作。

阵地进社区

资源联享“营家”

汶上县街道社区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红帆驿站”、物业服务用房、爱心商户等资源,为56家社会组织解决办公场所,让社会组织在社区“安家落户”。统筹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群众文化广场、辖区公司会议室等场所,为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慈善、义诊义剪、文体娱乐等活动提供阵地。

发挥社会组织联系面广、社会资源丰富、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广泛链接专业社工、社会慈善组织、爱心商家等社会资源,汇集餐饮、购物、文娱、幼托、医养等40余种全方位业态、120家连锁品牌、2000余家商户,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场地换服务、换资金、换产物,壮大“红色合伙人”队伍,通过惠民的邻里节、多点开花的社区活动、“益居坊”的“小修小补”等,向社区居民提供暖“新”惠民服务,聚力共建城市社区幸福家园。汶上县西门社区为佛都志愿者协会、学雷锋协会、爱国拥军协会等5家社会组织“安家”,社会组织为社区服务和治理注入专业力量,实现社区和社会组织“双向奔赴、互利共赢”。

活动进社区

专业服务“爱家”

汶上县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成引入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成立社会组织联合会,形成社会组织专业服务综合体。注重发挥社会组织所长,广泛参与公共服务,定期举办“社区大讲堂”活动,围绕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区工作者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等主题,邀请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开展技能培训。社会组织入驻社区以来,有序开展了心理健康、急救知识、社区治理等专项培训,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680余人次参加培训,提升了社区工作队伍服务群众的素质能力。

社会组织联合会通过构建集便民服务、文体娱乐、政务咨询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将场所设施与功能深度融入居民日常需求,设有搭把手服务站、科普室、城市书房、儒学讲堂、书画室、心灵驿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青少年托管等功能空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样化、一站式服务体验。

在丰富繁荣社区文化、积极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社会组织联合会通过对社区内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按需制定服务规划,其中汶上县佛都志愿者协会在西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谋划开展情绪压力管理健康培训讲座,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正视和疏导个人情绪;中都街道推行“群众点单、社区定单、社会组织接单”的“项目化”服务模式,设立美化环境类、服务“一老一小”类、矛盾纠纷调解类、儿童托管类等项目;南站街道推行“1+3+狈”契约化共建服务模式,联合蓝天救援协会开展“鼓翼高飞”“为爱成长营”“红盟助力·情暖万家”等志愿服务活动,聚力共建城市社区幸福家园。

议事进社区

多元联商“理家”

汶上县健全社会组织参与协商议事机制,明确社会组织在协商议事中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社会组织党员负责人和党组织书记参加社区党委会、社区党建联盟工作例会等制度,通过召开座谈会、议事会、恳谈会,搭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协商议事的实践载体,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协商议事的长效机制。

明确社会组织参与协商议事重点,围绕公共服务、矛盾调解、建设发展等社区重要事务,组织居民群众开展议事协商、参与制定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引导居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构建协商议事闭环,从议题提出、对话协商、成果运用、保障实施等方面构建“提事—议事—理事—监事”工作闭环,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声,为社区协商议事、多元治理贡献社会组织专业力量。其中,汶上街道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建设、社区养老服务协商议事活动10余次,6条社会组织建议措施被采纳并实施;中都街道邀请社区组织参加社区“周叁例会”,集中商议群众诉求解决办法及下一步合作重点,共帮助社区搜集整理可行性建议213条,有效解决安居社区车位扩充、京港花园小区道路硬化等事项367件。(图片由汶上县委组织部提供)

经验启示

让社区与社会组织

相辅相成紧紧相依

坚持党的领导,抓住“关键少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健全“党建引领、社会协同”机制,必须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领导,采取社区与社会组织“双向嵌入、交叉任职”,吸纳社会组织党员负责人或党组织书记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推荐合适人选担任社会组织负责人等,把社会组织负责人、党组织书记等“关键少数”紧紧吸纳到社区党组织,把社会组织牢牢团结在党的周围。

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着眼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个性化需求,引导社区社会组织更好地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双向奔赴”。促进社区与社会组织相辅相成、紧紧相依,实施社会组织社区安家工程,加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创益园等服务站点建设,为社会组织提供场地支持、培育孵化、人员培训等综合服务和指导支持,吸引社会组织广泛链接社会资源,实现融合联动、平台共享,为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水平贡献更多社会力量,实现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治理“互利共赢、双向奔赴”。

来源:中国城市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